平地一声雷,400亿的巨坑炸的人胆寒。
存款消失的储户除了干瞪眼熬着继续等待,其他的无能为力!
按照先刑后民原则,河南村镇银行储户存款消失的事件,在刑事犯罪调查清楚之前,储户们极可能要望眼欲穿了。
仅河南就有几十家银行有吕某的影子,更不乏其与当地银监系统打交道,就像唐山井喷的举报当地执法者一样,如果让队伍中的腐败执法者去对利益关系人执法,公平可堪忧!除非国家高层的执法、监管部门派遣了专员团队,那则另当别论。
现在到底涉及多少金额、涉及多少人、已追回多少、到底是什么性质!无从知晓。
就现在各大官方记者摸索的消息来看,吕某牵扯的盘子在当地不是一般的广。
(一)
亡羊补牢,简单聊聊银行吧。
绝大部分银行实际只是有限公司!
除了央行和三个政策性银行之外,平时接触到的银行无一例外都是“某某银行**有限公司”。
包括这次爆雷的“村镇银行”,实际上在这个名词后面还有六个字“股份有限公司”!
全国数千家银行,除了央行和三个政策银行之外,其他银行都是商业性质,也就是以营利为目的。
所以银行并不高大上,更不神圣,把它们当成普通的企业就可以了!
我把银行从上到下的层级大致捋一下,依次是:
A、央行,行政管理与货币发行;
B、政策性银行(进出口、农发、国开三行);
C、商业银行,国有五大行工、农、中、建、交,外加邮储银行;
D、全国性股份商业银行,兴业、招商、渤海、中信、浦发、民生、光大、平安、浙商、恒丰、华夏、广发12家;
E、城市商业银行,如南京银行、北京银行、上海银行、盛京银行,包括之前走破产路子的包商银行等等;
F、农商行,建立在农信社和省联社基础上的改制后的农村商业银行,几乎每个县城都有;
G、村镇银行,顾名思义就是主要设在县、乡镇的银行。
除了央行和政策性银行之外,本质上所有银行的性质都是一样的,都有银行牌照,并且既然是商业银行,盈利自然也是放在第一位的,所以你才会经常看到“离柜概不负责”。
各种银行最大的不同点可能就是经营区域限制不一样!
就像市长权责能管理一个市,县长可管一县之地,村长则只能管理一个村一样,像村镇银行和农商行是不被允许在异地干业务的,即使城商行想异地开展业务也非常难以拿到批复。
这次爆雷几家村镇银行,通过各种APP、小程序从全国各地吸收款项,仅这一条当地银保监就有不可推卸的责任!
长期通过网络开展异地业务,当地监管部门既没发现也没阻止,现在出事了,通报里说“...利用村镇银行实施系列严重犯罪...”,这是不是有点急抓“替罪羊”以撇清干系之嫌?!
这么快就把村镇银行的责任撇干净了?!
毫无道理可言!
储户本就是奔着银行的招牌去的,所以无论如何村镇银行的责任都是不可推卸的!
40万个储户就代表有40万个家庭,一夜之间许多家庭从小康直接陷入赤贫!但是他们的房贷、车贷、幼儿园学费可一天都没有被缓解!
(二)
我一直在想,储户的钱到底弄哪里去了!
先不管中间的环节,大方向是钱进了村镇银行,再被吕某弄走使用,这条基本路径是跑不掉的。
款项消失是不可能消失的,去向无非以下几种:
一、用来行贿,为了获取各种便利,拉拢各银行高层、地方监管高层,动之以情、晓之以巨额贿赂;
二、花费巨资购买各种银行股权,特别是监管有真空的村镇银行,“普遍撒网、重点逮鱼”,据凤凰新媒记者摸索,全国有30多家银行的股权背后有吕某的影子,而河南安徽6家村镇银行很可能就是被其成功“逮到”的;
(图片来源于凤凰网)
但就像我昨天所说,农商行、村镇银行的股权是很难变现的,也就是说一旦入股之后不但长期拿不到分红,想转让也比较难;
所以吕某广撒网过程中付出巨资拿的众多股权,那些没配合他搞钱的银行,吕某买股权的资金等于打水漂;
三、投向各种项目,挥霍,还有偿还吕氏家族欠的各种大银行贷款,他能2003年就拿到几十亿的兰尉高速项目,其他项目肯定不在少数,资金量也就小不了;
四、用于分赃,成员拿到钱后挥霍、转移、隐藏,变成自己的私有财产。
其他我想不到了,读者可以留言
那么,为什么吕某一跑储户就提不出钱了呢?
我大胆猜一把:吕氏运作资金过程本质就是个“庞氏骗局”!
这一点从零星的储户反应为揽储小程序给到高息就可初步判断。
吕某及其家族本身并没有什么大钱,大钱都来源于借、捞、骗,但不论投什么项目最终的收益都得扣除总成本来看利润的。
借钱还不上的人如过江之卿,吕氏也不例外,他极有可能在投项目和广撒网买股权的过程中花了大钱,但是没收回成本,甚至出现巨额亏空。
这就导致他从村镇银行高息搞钱的模式纯粹就是是借新还旧、用后来者的钱偿还前面的储户!
这样的话就是典型的庞骗模式。
他在的时候,熟悉各种腾挪,这个庞氏游戏还能撑一撑,他一跑资金链就直接断掉,雷也就炸了。
并且,前些年吕某就一直在玩庞氏游戏,但是远没到跑路的程度,因为资金一直不断流,这也是他为什么不断贿赂银行高管搞贷款的原因。
但这两年其幕后的重要靠山或被调查了,那么自知躲不掉的吕某就提前大肆捞钱并转移,然后跑路!
今年2月他跑之前提前把公司都注销了,可见这个准备过程还是有一个空白时间段的!而在这期间,他则更加不停利用村镇银行搞钱!
我更希望上面的分析是错的,因为如果真如我的猜想那么储户的钱就悬了!
本来最近各方给的通报就已经接近把干系往“死无对证”上撇,像“村镇银行被利用”,如果钱再一点也没了,那储户真的是血本无归!
说到最后,深扒吕氏前几年细节,会发现处处都有监管、执法的漏洞!
如果没有之前那么多的“绿灯”,自然就不会有今天的赋红码!
本来执法者、监管者公平公正依法合规是所有腐败、黑恶的克星!
而恰恰是这些克星却偏偏沦为帮凶,且颇有打之不尽的趋势!
如果打之不尽,那么是不是可以试试会否“杀之不尽”呢?!
大量这种帮凶的存在,才使得正义常常迟到!
迟到的正义,最多只能算个真相罢了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