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疫不过三年,新冠疫情该结束了。
没有不可逾越的寒冬,一切悲欢离合都会随时光流逝成为过往。
胡锡进预测,今冬明春北方天气寒冷,是流行感冒高发季节,最乐观的时间节点是明年夏天。
我也曾与他持一致观点,并且冬季还是高龄老人容易去世的时节,累加释放病毒当量多少是有风险的。
然而,理性推理总是无比苍白,实践洪流浩荡不可阻挡。
再等半年太久,疫情结束大概率会比想象得要快得多,现实发生的许多事情正加速度推进病毒的退场,有这么几个标志性转变。
第一,法治意识的觉醒让层层加码的封控失去市场。
过去穿身大白衣服就封门锁单元封小区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,群众理性地拿起法律武器,有理有据地保护自己的正当权利。
亮明身份、出示证件、打印检测报告、出具盖章文书、申请复查复检,想拉走一个人进方舱或者封一个单元楼,必须程序合法。
这是法治的觉醒,更是秩序的恢复。
第二,次生灾害的摧虐让社会更加珍惜生命的意义。
疫情带来了不少次生灾害,以前总有人说这是偶然事件,是必须承担的成本,可是随着成本不断叠加,一根根稻草堆积起来就是无法承受之重,具体事件就不一一列举了。
有许多人不遗余力地呼吁着,呐喊着,为的是让这些次生灾害不被湮没,不再循环重复。
现在整个社会也基本达成共识,谁都不可能长命百岁,生命的长度总有尽头,世上并非只有新冠这一种疾病,为了预防一种可能而罔顾其他更多伤害并不值得。
第三,部分核酸检测利益链,导致群众对核酸检测结果的不信任。
说部分核酸检测机构贪婪无度,一点都没有冤枉他们。
明明就是因疫而来的生意,明明不具有可持续性,他们脑肥肠满尚不知足,竟还想上市收割韭菜,明显就是坏透了。
知止为智,那些靠疫情发财的利益团体膨胀得太快,快到放飞自我、不知收敛。
这种蛀食国家、鱼肉人民的生意,就是无耻的犯罪。
现在全社会都在表达对核酸检测机构的不满,他们的好日子不能没完没了,该结束了。
只有结束以核酸检测为代表的利益团体的好日子,才能让人民过上好日子,这是一对不可回避的矛盾。
第四,一场战疫的共识正在重新凝聚,各地政府的开明与开化。
前期,虽然石家庄的探索折戟沉沙,可是不断的思想解放,让我们看到了更多意想不到的可喜变化。
北京管控时间原则上不超过24小时,阳性患者可以居家隔离,并且只封控所在楼层。
广州长期居家老人、上网课学生、居家办公人员,只要不外出就可以不参加核酸检测,重庆无疫社区不用参加全员核酸,这与北方一些地区不核酸就拘留形成天壤之别。
柳州三年平安无事,瞬间成为网红城市,他们的经验居然是不让核酸机构插手检测,市民只需要到医院自费检测。
鄂尔多斯则让人再次感动,该市康巴什区在最冷的寒潮里发出最暖的通报,天太冷了,怕把群众冻坏,各回各家,各找各妈,暂停采酸检测。
联想到此前鄂尔多斯政法委关于公民有权紧急避险的通报,鄂尔多斯市委副书记、政法委书记、康巴什区委书记邢征首度曝光,这位拥有牛津大学法学硕士、伦敦政治经济学院理学硕士的父母官,让人民看到了希望,感受到了法治的冷暖。
英雄不问出处,谁把人民放在心上,人民都能觉察得到。
第五,更大的信号来自新华社。
今天新华社连发三个评论,一是强调抗疫要有爱心,二是鼓励精准免检,三是讲没有一个冬天不可逾越,传递出来的温度与人民日报九评大不一样。
睁眼看世界,今昔何昔,经年何年?
对我们来看,在卡塔尔看到的不是世界杯,而是世界观。
我们不崇洋媚外,但是也不低下自卑,连没有疫苗、没有核酸的朝鲜都能取得胜利,我们又比他们差什么呢?
疫情终将结束,我们要终结过度封控、终结盲目恐慌,由此向着科学精准、有序共存开启新的起点,以更加积极主动的理性自信,纾解时艰困苦的担当作为,重整行装再出发。
不识庐山真面目,只缘身在此山中。跳出疫情看疫情,三年来就像跑了一场马拉松,我们早已冲过终点,只等裁判一声哨响。
人民就是江山,江山就是人民。人民的呼声,人民的期待,已经通过多种方式真诚地表达出来了。
我们坚信,春天就在不远处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