没有一个冬天不可逾越,这话听起来愉悦,可对深陷冰雪里的人来说,冬天意味着瑟瑟发抖,意味着失温迷路,意味着艰难不测。
洛阳嵩县闫庄镇竹园沟村党支部书记朱德林是个大名人,2020年春节,他组织300多名村民连干3天,天寒地冻中拔出10万斤大葱驰援武汉,被网友称为“大葱哥”。
挺过了艰难的2020,他却愁哭在不知所措的2022。
竹园沟村以种葱为主业,今年他们又收获了50万斤大葱,可是却面临着烂在地里的风险,急得朱德林在网上求助。
大葱滞销不是他们种的质量不好,也不是市场饱和卖不出去,而是疫情和物流所限。
今年,农民的菜烂在地里早已不是什么新闻,芹菜、白菜、萝卜、菠菜、大葱无不受困于疫情。
2020年没人阻挡“大葱哥”向武汉疫区挺进,到了2022年为何反倒被困在村里出不去呢?
张文宏医生说过这么一句话,老百姓须尽快回归正常生活,要不然被人取笑。
现在看哪是被别人取笑,而是自己欲哭无泪。
并非老百姓不愿配合封路封城封小区、停工停课停上班,而是已经花光积蓄,没有什么存粮,再也支撑不下去了。
有人总说人口基数大,60岁以上人口达2.67亿,老年人群体数量多,所以必须严防死守,与病毒死磕到底。但是有没有计算中小微私营企业有多少、亟待工作养活老小的又有多少?
乌鲁木齐被封了3个多月,现在对低收入、无收入等群众给予300元一次性生活救助,
平均下来每个月补助100块钱不到,这点钱还买不到两套防护服,更不够每天做核酸。
有人说,疫情凸显了体制内工作的优越性,旱涝保收,无忧无虑,果真那么美好吗?
体制内的钱从哪里来,还不是劳动人民创造的财富,贡献的税收,小河之水枯竭,大河还能沉舟泛波吗?
马上过春节了,过年如过关,总得让人有心情吃饺子吧。
湖北有位餐馆老板,手持饭勺踢翻了围挡,他说自己这么干是有风险的,不服从封控要求马上会有城管、环卫、消防的来随便找个理由就把店关了,可是他并不害怕,因为光脚的不怕穿鞋的。
昨天在马路上遇到两个乞讨的老人,准确地说他们不是乞丐,是受疫情所困没有找到工作,想讨点钱回山东老家曹县,我问他们没有子女吗?老人喟然长叹,儿子一直在库尔勒被隔离着呢。
那些封别人的人,断然体会不到失去收入的困苦和压力。
卢克文说,现在许多人背负着房贷、车贷,失去了生意、失去了工作,封在家里整夜整夜睡不着觉。
他们很想撑,可是真的撑不住了。
并不是每个人都能饱食无忧,并不是每个家庭都和煦如春,并不是每个冬天都能逾越。
经济压力+心理困苦,足以让人冻毙于风雪。
2023年的春天还有些遥远,人民已经精疲力竭。
整整三年,国家尽力了,人民更尽力了。